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今年以来,我市打好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组合拳”,多措并举落实保主体、稳就业系列扶持政策,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今年1到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同比增长5%。 23日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四家单位有关负责人做客惠州电台《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围绕“为职工解难,为企业解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题,与听众进行交流互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节目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魏敏介绍,为促进应届毕业生实现更好地就业,今年8月中旬,省人社厅出台政策,明确招用2022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1个月以上且当前处于正常缴费状态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发放1500元的一次性扩岗补助。我市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截至目前,我市已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922.8万元,惠及企业1507户、6152名毕业生。 以真金实银支持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同时,市人社部门还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十大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魏敏:“截至目前,2022年惠州市生源高校毕业生:约3.3万人整体就业率约为97.7%,实名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已实现就业6192人,就业率为87.88%。”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魏敏 稳就业、保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保市场主体。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 社保缓减政策方面,我市落实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以及失业保险浮动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号;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5个特困行业加上17个困难行业,以及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可以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保费;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等。 截至10月底,全市企业失业保险减轻缴费负担5.15亿元;我市特困行业共缓缴工伤、养老、失业三项社保费2.06亿元;全市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5.3亿,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8亿元,惠及企业10万户。 为减轻企业缴费负担,今年起我市将职工生育保险费率与职工医保费率在原职工医保费率内进行拆分,明确了职工医保生育保险费率,按规定无须缴纳生育保险费的人员或者其用人单位不再缴纳生育保险费,减轻了参保人和用人单位负担。与此同时,我市还统筹降低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何承红介绍:“2022年在全省统一停止实施阶段性降费政策的情况下,按照规定我们今年起把综合医保费率由6.5%下调为5.6%,这样经过计算,我们预计2022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 
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何承红 住房公积金缴存方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该中心副主任罗汝林:“比如说受疫情影响企业确实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缓缴至今年年底;还有个人方面,如果说年底前缴存职工不能正常偿还6至12月贷款的可按规定申请不作逾期处理。”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汝林 得益于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我市市场主体稳定发展,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我市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同比增长5%,完成年度任务101%;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3 %,控制在2.6%以内,实现了较好的目标。 (来源:惠州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