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在统筹推进的“产业导向、政校行企协同”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下,惠州市代表队以8金8银2铜11优胜奖的历史最佳战绩强势收官,金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其中电子技术、网络安全、可再生能源等8个金牌项目与我市“2+1”现代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形成精准对接,充分彰显我市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显著成效。
获奖清单及金牌选手 
金牌:电子技术 吴铜 
金牌:化工总控(国) 魏菊香 
金牌:建筑金属构造 黄文雋 
金牌:可再生能源 郑锦科 
金牌:网络安全 陈涛、艾康盛 
金牌:物联网技术 刘思雨 
金牌:仪器仪表制造(国) 白晓莉 
金牌:装配钳工(国) 王毅 
聚焦产业需求,构建精准育才机制 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产业出题、人才答题”工作导向,将大赛项目与产业升级需求深度融合。本次获奖的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化工总控等高新技术项目,均为我市支柱产业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建立“赛事项目库 - 产业需求清单”动态匹配机制,引导技工院校围绕TCL华星、中海油惠州石化、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技术需求开设专业,实现“比赛项目即生产场景、技能考核即岗位标准”。
厚植人才沃土,技能人才矩阵成效凸显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6.85%,建成覆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全产业链人才梯队。我们将以此次大赛为新起点,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高地,让技能人才成为惠州产业升级的“金种子”、产城人融合的“新引擎”。
产教融合铸就“金牌摇篮” 技能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 本次大赛中,惠州选手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建筑金属构造、化工总控等高新技术领域斩获8枚金牌,这些项目与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中的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度契合。以惠州市技师学院为例,该校参赛团队包揽建筑金属构造、仪器仪表制造和化工总控等3个项目金牌,其“课堂即车间、项目即产品”的实训模式,直接对接TCL、德赛电池、中海油、中建钢构等龙头企业技术需求。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产业出题、人才答题’,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让人才培养精准嵌入产业链。” 
|